家長經驗分享~父親如何陪伴青少年
父親的角色
很高興也很榮幸來和大家分享父親的角色這個議題,接到奕叡的電話邀請並一口答應後,其實也就後悔了,怎麼說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個孩子也都不同,有不同的智慧和命運,加上在台灣每個人對於教育都有自己堅定的見解,所以這個題目,顯然不是我有能力來回答的,但是因為都答應了,只好想說那就單純來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好了。回到家裡我把自己的想法稍稍整理一下,那可真是汗流挾背(我不是一個及格的父親,角色的成功有時是渾然天成的,我不是那樣的人,所以需要學習……),尤其是剛好和兒子吵架,他說我和他只剩下金錢關係……;還讓我太太直笑說你還真的敢分享這個題目啊!忽然間,確實很心虛,不知道要講些什麼?最後只好打電話請教幾位很有理念的父親,他們都很熱心和及時的給我一些建議,還有一位的老家長,真誠的傳真給我一篇他近日寫給孩子的真心告白,一併和大家分享。同時地,我也綜合他們的意見,摘錄一些想法,給大家參考。如果各位仍有不甚理解的地方,而我也沒辦法詳實的回答,那我會給大家他們的電話,請各位父親,直接打電話和他們討論。
首先我想界定一下這個題目:就是父親的角色,因為父親的角色是很廣泛和普遍的,並不只有是在這個學校的爸爸才會有這個角色定位。不過為了方便討論,和不擔誤班親會進行的時間,我們就只能以在慈心華德福學校-父親角色扮演來討論,比較容易聚焦:以下就是我整理的一些見解,而這每條重點都有數個故事(幾位家長都會和我談自己孩子的個案),由於對於這些孩子都頗為熟惗,談論起來是不只是歷歷在目,也很有趣,重要的是,這也給了我重新自我審視的機會,而如果學校能有一個論壇,並邀請願意分享的家長參加,那一定很有建設性。
◎ 父母親要理念一致,並且要共同來促成和協助孩子渡過這關鍵的少年時期。孩子的少年變化很大,8、9年級的家長應該感受深刻,這段時間尤其是需要父親的角色。
◎ 高年段的父親要做孩子的模範,而我們都很難成為典範,原因是他們無時無刻的在想挑戰我們的權威。
◎ 要體認到小孩的問題都是大人給的,尤其是父親,其實我發現大部分的媽媽表現的都非常好,爸爸則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可能是媽媽都比較温暖,對於孩子都付出較多,也對慈心辦學有較大的認同。
◎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難免會有一些反叛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對於父親而言,往往是很難承受,我們也許應該轉化心境並充分理解到孩子都很愛自己的父母親,他們是一面鏡子,其實最難改變的是有權力的父親。
◎ 讓自己和孩子真心的相信華德福教育是有意義而且是彼此共同所做正確的選擇。孩子都很敏感,他們能感受到我們是真心或惶恐。父親很多時候是較機會主義的,既想孩子能快樂學習,又能考到好學校,而當您刻意表現二者都要的心思時,孩子就多不只一倍的辛苦。從這幾屆的案例顯示,快樂學習和考好學校應是相輔相成,水到渠成的問題,有機會我們也許可以談談這個議題。事實上,孩子們的學習是非常辛苦,絕不是單純表象的快樂學習。
◎ 孩子大了,做為父親要清明的認清這個事實,如果想和孩子成為朋友,行為舉止應該有所調整,必須言行一致,這樣才能讓孩子能清楚明白應對的界限。
◎ 也有父親段數很高,很督定的表示,其實孩子大了,是要做好淡化父親的角色,應該是突顯朋友的角色。而能這樣是需要很高的修為,像我有時想說孩子大了,想給他一些空間,而真實的狀況是他不給我空間,有時也是很挫折很委屈;孩子會講大人和小孩是平等的,但孩子另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利,他還說這是學校老師說的。
◎ 如果没有辦法和您的孩子對話,請好好的觀察他的行為,以瞭解他內心的聲音和想法;不要自以為聰明的講些自以為無所謂的反話來刺激他,孩子很需要尊重。
◎ 鼓勵爸爸多參加學校活動,對學校多一些瞭解就對孩子多一個觀察角度。
◎ 家長的教育價值要先釐清,和孩子的互動和做事情才會安心,例如基測或各項的行為教養問題。
◎ 當父親不是高高在上,是要匍匐前進,要有規範,但該軟也要軟,才不會兩敗俱傷,有些原則要堅持(例如健康和作息),而更多的是身段要柔軟。如果還有問題那就當作修行,就把孩子當菩薩好了。
◎ 父親應該把握孩子需要您的時候,那是培養親子關係最棒的機會,例如孩子想學東西或參加一些活動;如果不小心澆息了,那不只是可惜,可能也會影響一生的學習探索。在慈心最好的地方是没有考試,孩子的自主學習都會被鼓勵的,現在才國中階段,人生還長,請各位父親不要過於緊張,讓他們正常學習,惟有您們安心,孩子才會真正的安心。
◎ 衝突發生時的對應方式,要很小心,有時孩子很難搞,處理不好,受苦的還是孩子;當衝突時,雙方都在尋求界限,這也是某些改變的契機。
◎ 男女大不同,每個孩子也不一樣。如果家庭有幾個孩子,對應方式絕對會有所差異;而每個階段的對待都要適時重新檢視。
◎ 價值觀決定角色的扮演,父親的角色不是天生就會的,是要透過適應、溝通和學習來的。
◎ 父子或父女關係有時是像朋友,但孩子仍然是孩子,透過角色的認知,也是對自己的反思,反思我們還有没有什麼没有跨過的,這是來這個學校有趣的地方。
◎ 角色扮演應該是動態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狀況有所調整,並且掌握發展階段的契機,並回推自己生命歷程的探討。
◎ 孩子對於父親要求很鉅大,對於母親則包容心較大,稍一不慎,父子間容易緊張。
◎ 孩子的狀況是當下的,父親如果不在身邊或單親家庭,要有意識的好好處理,切記不要急,但要清楚明白。
◎ 同儕關係很重要,不要干預和批評他的同學,要鼓勵他,嘗試接受各種不同的孩子;這不但是人格教養和提供探索的機會,孩子也將因此受益最多。
◎ 對於學校各項學習課程要真心的支持,如果孩子没興趣也要引導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例如畢業專題就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探索訓練。
我向我的孩子道歉(孩子對不起)
孩子!深為父親的我,要對您說對不起,實在有些困難!因為,我的爸爸從來與不曾對他所對我的傷害,說過對不起。我没從我爸爸這邊學到如何道歉!
我有些害怕,害怕我說了對不起,會影響到我在您心中的地位和權威!
我有些擔心,擔心您會得理不饒「我」,擔心您將來不識時務,橫衝直撞,以為自己可以目中無人。
於是,當您提起我曾經傷害您的事件時,我從未真正、真誠地向您說出對不起!因為我還没有準備好,我也還不知道如何表達心中的歉意。
我幾度隨口應付您充滿淚水與委屈的眼神,我逃避您那充滿怨懟的表情,我閃躱您那得理不饒人的言詞……。
我躲、閃、逃……,然而終究逃不過我內心的良知、吶喊,因為我知道,在那件事情上我的確是錯的,的確是傷害了您!
記不清楚您是幾次的指責、批評我的不是,我裝作若無其事的回應。但您的淚水,滴落在我乾枯的良知之田,提醒我必須勇敢、認真面對自己的怯弱。
那天,我無意間再度提起這件事,您的淚水再度浮現,我說:「孩子,我怎麼做,您才願意原諒我?」,您說:「您要說一千次對不起啦!」,我說:「好!」,於是我開始說:「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在一旁的媽媽說:「那您要開始數啊!」,您默數了幾次,突然說:「那說一百次就好!」。
為了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更為了得到彼此的寬恕與原諒。我面對孩子,凝視他的雙眼,真誠地說了100次對不起。
孩子滿意地笑了!我也開心!
孺 �� ��H��了!我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