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課題與目標

規劃課題與目標
1.校園空間架構之重新檢視與調整
慈心目前的校園現況是依既有環境、慢慢加入華德福教育內涵發展而來的,確認了九年級、18班的最終規模,開始要加入新的空間需求,必須重新檢討現有校園,並依著現有環境紋理加以調整和修補。
 
2.學生活動中心及整體校園空間對社區的角色定位與意涵為何?
學校作為社區的核心的概念在開放校園的規劃上,校園與社區的介面、校園對社區的開放程度、兩者之間共享的資源等等,應該如何互動?
 
3.如何整合場館內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空間型態之對應?
華德福對於不同課程上的教育所對應的空間包括形式與氛圍都有其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存在,不同的空間型態彼此之間的關係的串聯性在這裡應該有深入而明確的需求討論與量化的過程。
 
4.如何掌握對環境紋理及教育理念的表達?
華德福教育對於環境紋理來自於「有機」概念發展出實質空間與教育結合發展出屬於華德福的「環境教育」。對於線條、開窗、顏色等等都有其教育上的意義與反應,而如何確切表達慈心這塊土地所呈現的自然來轉化為實質空間的元素語彙。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