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使用分區構想

 

校園使用分區構想
1.空間核心模式
以「同心圓」概念作為校園配置發展,由幾項核心及彼此相關連的模式作為主要發展的主模式,每一核心模式都會有相關的次模式群所共同組成。此一配置不僅可達圍塑、內聚及保護作用,更有助於師生們對學校產生歸屬感,進而增加集體意識。
 
 
2.自然.感官的學習空間
教學不只侷限於室內的教室空間,而是應充分的與大自然結合,將學習空間延伸至戶外,自然結合感官,開發「手、腦、心」的能力。
 
 
3.校園使用分區圖
(1)校園入口:開放多樣校園邊界。
(2)建築群體:現有教舍(主要教學區)、新增教室(低年段班群教室)、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館)。
(3)戶外教學空間:人工濕地、農園耕作體驗區、水田耕作體驗區、林間生態觀察區、多孔隙構築的花草體驗區、手工藝教學區、未來戶外劇場。
(4)戶外活動空間:分為高、中、低強度之活動場區。
        A.高強度活動空間:中央草坪(非正式棒球場)、球場活動區。
        B.中強度活動空間:活動遊戲區、自然田野遊戲沙坑區、低年段遊戲院落。
        C.低強度活動空間:花園院落、靜謐院落、森林休憩區。
(5)停車空間:汽車停車區、機車及自行車停車區。

您可能也會喜歡…